地址:
深圳市罗湖区人民北路2202号3楼
联系电话:
0755-82336671 13682476671
联系邮箱:
sz_yyxh@163.com
临近“五一”,心情荡漾。 户外风景,春光灿烂。似是挑衅,美得夸张。
既纠结,又向往,真想出去浪,你说怎么办?
先别急,来看看。我们的“五一”,出自何方?要想舒心出行,有啥重点要划?
欲知后事如何,且翻下面文章。
10年前,我们的劳动节假期被称作“五一”黄金周(7天)。
2008年之后,假期调整为“五一”小长假(3天)。
而今年,又调整为“五一”小黄金周(5天)。
过了这么多年的“五一”,你知道它是怎么来的吗?
1886年5月1日,美国芝加哥的工人举行大罢工。那一天,以芝加哥为中心,美国全国约35万工人参加了罢工和游行,要求改善劳动条件,实行8小时工作制。这场斗争震撼了整个美国。工人阶级团结战斗的强大力量,迫使资本家做出了让步,美国工人的这一大罢工取得了胜利。
1889年7月,由恩格斯领导的第二国际在巴黎举行代表大会。为了纪念美国工人的这次“五一”大罢工,会议通过决议,将每年的5月1日定为国际劳动节。
1920年5月1日,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纪念“五一”劳动节,《新青年》出版的第七卷第六号“劳动节纪念号”以李大钊的《“五一”运动史》作为发刊词,介绍了“国际劳动节”的由来以及欧美工人争取8小时工作制的胜利斗争,希望中国工人把它看成是觉醒的日子。
1949年12月,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作出决定,将5月1日确定为劳动节。
1989年后,国务院基本上每5年表彰一次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,每次表彰3000人左右。
这场罢工运动,不仅仅奠定了我们沿用至今的 “八小时工作制”, 更是体现了“劳动”的根本属性:不分贵贱、人人平等、劳工神圣。
为了过上温饱的生活,为了实现自我的价值,为了最初的梦想,我们执着地拼搏着,坚强地活在当下。
请用力,为自己鼓掌!
疫情爆发时,“逆行者”们不分昼夜、争分夺秒从死神手中抢人 。他们当中,有人已连续工作近百日不曾回家。被问及是否疲惫,他们的回答是:“只要能救人,所有的辛苦都是值得的”。
回想昨日,心有余慌。杭州的西湖,安徽的黄山。
不是“网红”的文宏医生是这么说的:“中国总体上没有什么新发的病例,我认为五一假期启动一些旅游项目是合理的。希望大家能以室外旅游为主,这样会比较安全。人多的时候,还是要戴好口罩。旅游场所中,最危险的地方是用餐的地方,建议自备干粮单独食用,这样会大幅降低聚集风险。”
这么一说,顿时心安。轻装上阵,准备出发。